首届上海生态环保艺术节,这些作品巧用匠心“变废为宝”

小刘

一个废弃易拉罐、一支油性彩笔、一把剪刀、一个橡皮垫,便成就了易拉罐画。

首届上海生态环保艺术节,这些作品巧用匠心“变废为宝”
(图侵删)

今年68岁的夏德初,曾在上海普陀区生态环境局工作37年,退休后开始回收废旧易拉罐制作易拉罐画。并非学院派出身的他,通过老年大学培养绘画技巧,而后探索出了一条普通人的低碳实践之路。

环保艺术家夏德初制作的易拉罐画。澎湃新闻记者 鞠文韬 摄“做易拉罐画看起来简单,但对材质有要求,铁易拉罐太硬,只有铝镁合金的罐子才适合作为材料。铝皮很难上色,我试了很多种颜料,从油画彩笔到指甲油,发现时间长后都会掉色,直到找到油性彩笔。”经过近七年摸索,讲起易拉罐画作品,夏德初已经颇有心得。目前,夏德初会在普陀区万里文化中心、梅四小区“绿色小屋”免费给老年人、儿童教学易拉罐画,用“匠心”和巧手宣传低碳生活方式,让小区邻里家中的废弃易拉罐有了好去处。

在8月15日举行的2023年全国生态日上海宣传教育暨首届上海生态环保艺术节活动上,夏德初的易拉罐画与许多其他独具匠心的艺术作品齐聚一堂,为市民带来了一场生态环保艺术盛宴。

环保艺术家王力的《变废为宝家具系列作品》。澎湃新闻记者 鞠文韬 摄活动现场,上海生态环保艺术节总策划、参展环保艺术家王力介绍了经自己改造的“变废为宝”家具设计系列作品。她表示,上海老旧住宅的诸多百年家具都有非常好的工学设计和骨架结构,虽然座椅海绵等软包会随着时间褪色或破旧,但木质结构依然坚固耐用。多年来,她不断收集此类百年旧家具,通过专业技术人工修复、重新设计海绵软包,让破损老家具焕发新生,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同时注重在修复时保留海派文化根基和历史痕迹,秉持“修旧如旧”的美学理念。“希望有更多市民能够将废物利用和变废为宝变成一种新习惯。”王力说。除此以外,现场还展示了多种创作方式制成的环保手工艺术作品,如艺术家用废弃面料创作的高定礼服系列作品《镜之焕》,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主题的蛋糕艺术作品等。

此次生态环保艺术节活动由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徐汇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徐汇区生态环境局主办,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推出表演艺术、装置艺术、手工艺术三种艺术形式11场生态文化艺术展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上海浦东机场防输入闭环式管理如何进行?细致的流程解读来了

西班牙遭遇强降雨天气 已致51人死亡

柯文哲确定将在看守所内过年

“12306存钱”话题冲上热搜,客服回应五一抢票难候补难

小米新一代折叠屏手机疑似曝光 2K 120Hz高刷屏亮了

早报:华为nova 12或延期发布 一加12保留三段式开关

外媒拆解三星S23 Ultra 发现电池设计有惊喜 小白福音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丨黄宗德:英勇战斗 以身许国

出资1亿元接力自购!嘉实基金经雷称,当下正是逆向布局权益资产的时机

拯救者电竞手机跑分将超60万?官方:不止于梦幻

中方回应北约峰会联合声明:北约应同俄对话,避免新冷战

三澳核电站联网工程全线贯通

首届上海生态环保艺术节,这些作品巧用匠心“变废为宝”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清晨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