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等人复盘青岛码头工人如何感染新冠,建议设冷链防护标准

小刘

自去年以来,冷链已经被视为新冠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环,2020年10月的青岛疫情的源头也指向了进入冷链场所搬运的2名码头工人。

高福等人复盘青岛码头工人如何感染新冠,建议设冷链防护标准
(图侵删)

值得注意的是,同批71名码头工人中有3人为了抽烟不戴口罩,其中2人感染。按照防护要求佩戴口罩者均未感染。

中国疾控中心、青岛疾控中心等团队在最近一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China CDC Weekly)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证实了新冠病毒由冷链传播至人类的可能性。2020年9月,中国青岛的两名码头工人在咽拭子的常规筛查后被检测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基因组测序结果证实,两人由于接触了携带新冠病毒的冷链产品外包装被感染。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等人。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一些从国外进口的冷链海鲜产品的外包装中被检测到带有新冠病毒核酸。几波局部疫情的暴发,尤其是在北京新发地和大连市的两次疫情,均被认为与首例患者接触冷链海外产品有关。以往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了这点,然而由于研究者未能分离出活病毒,冷链产品病毒对人类的传播无法被证实。研究团队称,此次研究中的调查在冷链产品上分离出了活病毒,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冷链产品经由长距离运输传播至人类的可能。

实际上,去年的10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官网曾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2020年8月11日起,青岛市对高危人群,包括在冷冻海产品加工、销售和装运环节工作的人员每14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隶属于同一公司的两名码头工人于2020年9月22日和9月24日被筛查出新冠病毒阳性,这些病例是青岛市持续151天中的源头报告。

在2020年9月8日(上一次核酸检测)至23日期间,2名无症状感染的码头工人没有在疫情高危区居住,没有与高危区感染新冠病毒的或因不明原因发烧的病人接触。两人居住的社区均无输入病例,且两人也未与海外归来者接触。在疑似病毒接触期中,两位码头工人均接触了K号船卸下的国外冷冻鳕鱼:两人于2020年9月19日20时至9月20日6时期间在2个不同的储存仓处理冷冻鳕鱼。

通过回溯性研究,研究者对71名运送K船冷链产品的码头工人的接触史与装载冷冻鳕鱼时的行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两名受感染的码头工人有包括吸烟、戴口罩露出鼻子等风险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两位受感染者均摘下口罩抽烟,而未抽烟者均未受到感染。2020年7月起,大约90名船员登上了捕鱼拖网船V号(Trawler V)。2020年9月3日,包装好的冷冻鳕鱼从拖网渔船V号转移到K船。V号拖网渔船的船员从他们的冷库中取出鳕鱼,通过起重机将鳕鱼转移到K船,并在K船上将鳕鱼冷冻(-18℃)。研究认为,由于V船船员并未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且没有任何K船船员感染新冠病毒的证据,冷冻食品包装上的新冠病毒污染源极有可能来自拖网渔船V的船员。不过,由于V船船员感染状况未知,传播链目前无法明确建立。

研究者对2个病例样本和11个核酸结果呈阳性的冷冻鳕鱼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研究。与武汉参考毒株序列相比,这11个全基因组有12-14个核苷酸突变位点,其中有相同的12个核苷酸突变位点。研究者初步判断,2名码头工人是通过装卸外包装被污染的冷冻鳕鱼而感染新冠病毒。

在冷冻鳕鱼托盘中采集的6个高病毒载量样本被用来进一步分离病毒。研究团队在冷冻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颗粒,这表明从样本中分离出了活的、有传染性的新冠病毒。测序结果也表明病毒培养的阳性结果并非污染所致。

研究团队认为,这一研究证实了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国际海洋渔业贸易远距离传播到各国和地区,且传播方式与新冠病毒在污染家庭和医疗机构环境下密切接触者间的传播相似。这对于已经阻断了新冠病毒本地传播的国家和地区而言,构成了较大的公共卫生挑战。研究人员提出,首先,研究发现当被污染的包装具有较高的病毒量时,病毒可以在低温下存活数周至数月(目前最长的记录是7月至9月),病毒在冷库中存放数月或数年后仍可能感染员工。其次,研究表明,SARS-CoV-2可以在潮湿、低温和高盐环境中生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pH值、盐度、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对病毒生存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研究者建议,应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对冷链过程的管理,防止鱼类和肉类生产过程中出现新冠病毒污染。有必要对高危人群进行核酸的定期筛查,以便在早期阶段发现感染者。

他们还呼吁,国际社会应密切关注新冠病毒的冷链传播,建立国际应对机制,以防止新冠病毒在冷链食品生产、海洋捕捞与加工、运输等环节造成的污染。同时,要加强对从事进口海产品冷链产品外包装处理的从业人员和相关职业人员的卫生防疫知识培训,进一步完善进口冷链食品工作环境相关设备设施标准的制定和个人防护标准的制定。此外,研究同样建议,将港口工作人员列入紧急接种的高危人群。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历经多场战争,为何唐朝还能全方位繁荣?

访谈|“Nice爷爷”:死亡是一个谜,孩子们也会经历

哔哩哔哩或本周寻求通过在港上市聆讯 集资30亿美元

上海湾区科创城首发项目开工,打响金山重点区域转型“第一枪”

与俄罗斯能源脱钩,德国真能忍受“为和平挨冻”吗?

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南昌红谷滩区购房促消费活动:最高每套发放4万元消费券

成都专属浪漫!扯证免费赠送→

西安出发5小时缩短至2.5小时!这条高铁重要进展→

金鸡奖最佳戏曲片《贞观盛事》将特别放映100场

中国石化发现两亿吨级油气区,两大油企接连宣布勘探重大发现

苹果华为旗舰疯狂降价!最高直降890元

高福等人复盘青岛码头工人如何感染新冠,建议设冷链防护标准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清晨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