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龚正26日在奉贤区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核酸采样点作为重要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要抓紧推进建设,同时要扩大采样人员来源,加强采样人员培训,满足市民常态化、便利化、可及性的核酸检测需求。为方便市民进行核酸检测,上海正在推进“固定采样点+便民采样点+流动采样点”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推进常态化便民核酸采样网络建设。
根据统一部署,各区将按照常态化、标准化、规范化、均衡化、多元化的原则,根据人口密度和功能定位,在居民区、交通场站、办公区域周边、学校、大型商超、大型户外场所、建筑工地等区域布局采样点,构建“15分钟核酸服务圈”。首批核酸采样的534个点位已于昨天公布,后续将动态更新。
今天的发布会介绍,上海近5天累计筛查5100余万人次,阳性检出率逐步下降。同时,按照“统一指挥、分类施策、集中攻坚”的总体思路,对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
上海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居民的活动空间也有望扩大,但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强,可以预料,之后一段时间广大市民对核酸检测的需求仍然会比较高。当下,许多保供人员,包括快递、外卖小哥定期要进行核酸检测,待疫情好转后众多企事业单位要复工复产也离不开核酸检测的保障。
可见,推进常态化便民核酸采样网络建设是一项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务。便民采样点与流动采样点的设立、“15分钟核酸服务圈”的构建,可以有效满足市民群众的核酸检测需求,解决往返定点机构、排长队等候的不便,提高核酸采样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对广大市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做到复工复产、保护劳动者健康两不耽误。
目前,第一批便民核酸采样点已经开始投入使用,检测人员扫码登记后即可进行检测,整个流程很快,即做即走。采样工作站虽然个头不大,但各类功能齐备,通过物理隔绝,还可以有效防止医护人员与检测人员之间发生交叉感染。
为了加快推进核酸采样点建设,上海正在提升采样便利度和检测速度上下功夫,想方设法扩大采样检测人员来源,抓紧招募一批、培训一批、储备一批。近期,上海还启动了一批流动式新能源智能防疫车,能够随到随用,就地采样,有效助力构建“固定、流动、便民”三级核酸采样体系。
布局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也是为了把“哨点”前移,将篱笆扎得更紧,把防控网织得更密,力求在第一时间切断感染源,绝不给疫情未来卷土重来的机会。从严从细落实各项保障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才能向正常生活迈开步子。
海报设计:王璐瑶(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国家发改委:加快落实缓缴社保费等,清理取消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