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在景区刻字,到底是想留下什么?

小刘

3月21日下午,有3名游客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墙体上刻划。据最新通报,3名违法行为人已被延庆警方查获,并被行政拘留并处罚款。

马上评|在景区刻字,到底是想留下什么?
(图侵删)

到景区刻名字留念,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不文明现象。其中,长城是“重灾区”之一。去年,就有多起游客在八达岭长城刻字的新闻报道。这或许是从《西游记》里,孙悟空在五指山留下“到此一游”的情节中学来的。但显然,这一点都不好玩。在文物上刻自己的名字,首先暴露的就是自己的素质。你想“青砖留名”?对不起,实际是“臭名远扬”了。

而且,这不只是素质问题。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以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另外,我国《刑法》里有一个罪名叫做“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明知是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而予以损毁,情节严重的行为,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在文物上刻字只是文明不文明的问题,它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不止是古迹里的文物,近来年,随着旅游市场的兴起,不少游客连自然保护区都不放过。如甘肃张掖的丹霞地貌、四川黄龙的五彩池钙化滩、贵州溶洞景区的钟乳石等,都曾遭受一些游客的“魔爪”或“毒脚”。

这种破坏现象越来越多,也就倒逼景区不得不采取进一步的应对措施。如八达岭长城在2020年4月出台了《八达岭长城景区破坏文物行为惩戒办法》,除了对一些破坏者行政拘留、罚款、列入不文明旅游记录外,北京延庆区12家等级景区,也对以上人员实施联合惩戒、不予接待。

这一防范理念,其实还可以进一步扩展。比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景区管理联网及黑名单共享机制。当有游客破坏文物超过两次,不仅仅事发景区“不予接待”,其他地方景区也可以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限制。如此,既从源头上杜绝了这些不良行为的游客,也扩大了震慑力,使其他游客不敢有侥幸心理。

文物保护是一个综合性工程。一方面,需要游客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和法律素养。另一方面,也需要管理部门做好提示和警示,比如语音广播游览规范及相关处罚措施等。这次八达岭长城的破坏者,还是网友拍照曝光的,如何发动公众来监督景区不文明行为,也值得总结和思考。

总之,要形成一种闭环:一旦有人破坏文物,就必然付出代价,得到深刻教训,然后形成案例,进而警醒其他人。当这些该有的措施一一到位,逐渐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名胜古迹的意识,类似的不文明旅游乃至违法犯罪行为,才会越来越少。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生菜涨近7倍,小摊卖假冒品牌口罩……上海市场监管局出手了

核电建设提速!国常会核准五个新项目:共11台核电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_1

格伦·古尔德诞辰九十周年,走进“乐之边园”

《梅艳芳》主创分享故人记忆:“如果梅姐还在就好了”

CBA一周综述:外援来势凶猛 国手各有千秋

以色列新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到任

12岁男孩网购乌龟相当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家长被批评教育

学习中国女排,国足也要打造大国家队训练模式?

中融信托第一大股东经纬纺机拟主动退市

中金公司:A股短期或延续震荡整理,中期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广州珠江大桥突发吊机倾覆事故,暂无人员伤亡

救护车到来前,你能做什么?

马上评|在景区刻字,到底是想留下什么?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清晨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