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文旅业“回血”,走出最灰暗的日子

小刘

“春日正宜朝看蝶”,被疫情耽误的春天正在回来,之前遭遇疫情暴击的文化旅游产业也在抓紧“回血”。

「社论」文旅业“回血”,走出最灰暗的日子
(图侵删)

日前,扬州瘦西湖景区,迎来首批大型团队游客。而接待他们的是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等领导,这被媒体称为扬州“1号导游”。一把手亲自当导游,也足见地方政府对提振文旅行业消费信心的重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多地旅行社、旅游景区、公共文化场馆和文化经营场所等全部暂停运营,大型文化和旅游活动一律推延或取消。多地接待游客量、旅游收入几乎“归零”。据测算,仅春节假期,文旅产业损失就超过5000亿元。文旅行业成为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产业之一。

应当看到,虽然短期内疫情抑制了社会总需求,但不会改变文旅消费的蓬勃内生动力。越是承压的时刻,越要对“补偿性消费”有信心。经济的毛细血管遇到困难,更考验着各地区各部门的政策“及时雨”的效率。

如今,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日趋向好,文旅行业“回血”在即,一方面要靠打破对“门票经济”的依赖,“疫”境求存谋新谋变,吸引客流;一方面要依靠经济复苏帮扶机制,相关部门下好“疫后市场”先手棋,“输血”“造血”两手抓。

文旅行业要打消人们出行的顾虑,要将健康申报、体温登记、健康监测等工作做到位,更要抓住疫后的特殊时期做好针对性的营销。比如,针对公众担心拥挤的心理,苏州的穹窿山景区主打“户外氧吧”的概念,还举办“穹窿山本草文化节”,将旅游和防疫健身做了复合营销。

同时,社会也要给文旅行业“输血”。人间烟火味,最抚市民心。之前,多地领导带头“下馆子”,提振餐饮业的信心。现有市委书记变身“导游”,为文旅产业“站台”,都是为提振消费信心做出的有力之举。

各地还推出多项举措助力文旅行业渡过难关。以上海为例,针对文旅行业面临的流动资金紧张、市场订单减少等痛点难点,推出金融服务举措,精准助力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复市。上海市文化旅游局联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将安排信贷资金100亿元,专门用于帮助文旅企业。此外,江苏省也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希望能抓住这波疫后“补偿性消费”的机会。

此外,“疫境求生”也是文旅行业转危为机,求新求变的良机。借机去除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固有顽疾,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找准疫情下大众旅游消费的新变量,拓展科普亲子游、“云旅游”等消费升级需求,提高文旅行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正在回来,文旅行业熬过了最灰暗的日子,正在率先“回血”。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上海市2024年度“文明城区 创建为民”实事项目发布

风云气象卫星对洞庭湖区域及上游实时追踪,助力应急救援

幼童偷拿打火机躲卧室!妈妈回家“天塌了”……安全教育是关键

中国生产的新冠试剂盒错误率高?华大基因澄清:并非公司产品

创两年来新低!二季度全球科技投资环比下滑27%

N种玩法“解锁”假期多巴胺 各地“小美好”汇成文旅“大流量”

孙颖莎回河北训练!

佳能首款旗舰单反R1售价42999元 R5 Mark II 26999元

“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重器始成,国内自主F级重燃满负荷运行

摩托罗拉推出首款笔记本电脑Moto Book 60 还有新平板

深一度|始于颜值,敬于实力,中国女子水球队值得被看见

何以法治|如何优化营商环境?马怀德: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

「社论」文旅业“回血”,走出最灰暗的日子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清晨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