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质生产力路在何方”等六大问题,社科院王立胜新著出版

小刘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获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立胜等撰写的《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一书近日由该出版社出版。

聚焦“新质生产力路在何方”等六大问题,社科院王立胜新著出版
(图侵删)

王立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主要学术领域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农村问题研究、新疆问题研究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突破口就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提升我国发展质量,改善生产关系,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王立胜是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一书“后记”中介绍,“本书从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为何提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源自哪里、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新质生产力路在何方、新质生产力有何意义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试图将这六个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范畴内讲清楚。”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注意到,该书第五章“实践要求:新质生产力路在何方?”谈及了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以及当下火热的人工智能等话题。

该书指出,“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石,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三者皆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

谈及人工智能话题时,该书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各类技术迭代加速,学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可能无法及时跟上技术进步的速度,学生学到的可能是已经过时的知识和技能。”

该书建议指出,“‘数智素养’是人机协同时代必备的素养,要大幅度强化、提升智慧教室在学校基础设施中的建设比例,促进学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创新开放学习习惯与思维模式养成。学校需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同步。通过实习、项目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和挑战,从项目式学习中提高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澎湃新闻记者 王俊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外媒: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外发生激战,一核废料储存设施被毁

华为首款鸿蒙SUV发布:售价25万元起,明年2月底交付

微博大V遭私信辱骂“挂人”泄愤被判侵权,法院:行为超限度

石榴图汇·影像非遗⑧|雕花剪纸,剪出非遗新维度

一站跨越两市两县!“网红”车站,春节等你!

隆力奇等被强制执行6亿

金山天华路方舱推出多学科综合诊疗服务,569位感染者来问诊

商务印书馆评选年度十大好书,上榜书单你收藏了没

2023上海车展:最全观展指南来了 超百款新车全球首发

「大美中国」和美乡村

中国三星捐款3000万元 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壕无人性!Uzi沉迷《原神》竟然直播时充钱充到限额

聚焦“新质生产力路在何方”等六大问题,社科院王立胜新著出版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清晨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